学生分散性顶岗实习工作校外教学管理办法

  • 2017.05.23
  • 规章制度

为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人、物、环境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我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三学年必须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融教、学、做为一体,在真实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为期半年的生产性顶岗实习,为规范学生分散性顶岗实习校外教学(以下简称校外教学)管理,保证校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一、校外教学主要环节及其形式

1、实习教学文件和资料编定;

2、实习企业和岗位开发;

3、实习宣传、动员、教育和培训;

4、实习派遣;

5、企业调研、实习任务书制作与下达;

6、企业导师选聘与管理;

7、与企业导师共同制订并组织执行校外教学计划;

8、学生座谈,实地、电话和网络辅导答疑,现场授课,网络远程课程教学辅导答疑;

9、指导学生撰写和批改实习报告,审阅实习日志、周记、实习鉴定,评定、上报实习成绩,实习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二、根据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校外教学可采用以下形式开展:

1、现场授课;

2、企业调研、学生座谈和现场辅导答疑;

3、电话、网络辅导答疑;

4、网络远程课程教学、辅导答疑;

三、校外教学现场授课主要内容

1、学生在相近专业或跨专业岗位实习涉及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等内容;

2、学生所学专业涉及的新理论、新知识等内容;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技术、技能、工艺、设备、工量具等具体问题;

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经营、管理、产品(服务)、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拓展、深化等具体问题;

5、企业导师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指导,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提升、工作纪律、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6、针对学生实习的企(事)业单位或岗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认为必需开展校外教学的有关内容。

四、校外教学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任务

校外教学根据实习进程和工作重点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校外教学准备阶段:

主要教学任务是实习教学文件和资料编写,实习企业和岗位开发,实习宣传、动员、教育和培训,实习单位和岗位落实,学生派遣等准备工作。

责任人:各系部、教研室

2、第二阶段  全面开展校外教学阶段。

主要教学任务是深入企业调研和收集信息、资料,准备开展现场授课,企业导师选聘,与企业导师共同制订校外教学计划并组织执行,制订和下达顶岗实习任务书,与学生座谈,实地、电话和网络辅导答疑,现场专题授课,网络远程课程教学、辅导答疑等。

责任人:各系部、教研室;校企合作中心协助。

3、第三阶段  指导学生撰写和批改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和实习成绩评定、上报,实习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阶段。

主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撰写和批改实习报告,审阅实习日志、周记,进行实习鉴定和实习成绩评定、上报,开展实习总结、实习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

责任人:各系部,教研室。

五、校外教学工作要求

1、企业调研

专业导师必须深入企业现场开展调研,了解学生实习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和素质,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流程情况和学生、企业的要求等,收集相关资料,开展校外授课前期准备工作,确定现场授课的内容或项目,制订校外教学计划,撰写和下达顶岗实习任务书。

在企业调研阶段,要求专业导师对在珠三角地区实习学生看望企业调研一次或以上,具体次数根据每位专业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以及分布情况综合确定。

2、选拨、聘请企业导师

与企业协商选拔、聘请企业导师。

3、学生座谈、辅导答疑

针对学生在生产性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深入学生实习现场,通过与学生座谈、辅导答疑等形式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专业导师须对现场座谈、辅导答疑教学活动进行如实记录。

4、电话、网络辅导答疑及网络远程课程教学

专业导师要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读工具,对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及时辅导答疑。要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开发网络远程教学课程资料,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方法,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指导和辅导,学习结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检查。

专业导师每月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所指导学生进行远程指导覆盖率应达到100%。每次远处指导必须有指导记录。

六、校外教学现场授课操作方式

1)校外现场授课是指专业导师通过前期企业调研,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或在生产性顶岗实习过程中,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主要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由问题提炼形成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资料收集、备课之后,结合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实习岗位的实际,聘请专业导师、学院专兼职老是、企业导师、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所开展的现场教学活动;

2)专业导师每月制定校外教学计划,经教研室、系部审核,以系为单位于每月25日前报教务处审核、主管院领导审批后执行;

3)申请开展校外教学现场授课的,专业导师必须提前填写《肇庆工商学院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现场授课申请表》,并附教案等资料,经教研室、系部审核,报教务处审签,主管院领导审批后执行;

4)专业导师授课前,必须进行前期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确定现场授课课题、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场地、授课方式等;

5)专业导师根据现场授课课题、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地点和授课时间,与系(部)协商确定授课教师;

6)系(部)向授课教师下达授课任务;

7)授课教师根据教学课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做好资料收集、备课、制作电子教案、准备教具等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8)专业导师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和学生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半年生产性顶岗实习期间各岗位(工种)开发一系列项目课程,并聘请专业导师或企业导师开展现场系列教学;

9)在全面开展校外教学阶段,每位企业导师每月指导在珠三角地区实习的学生现场教学覆盖率要求为100%,具体次数根据每位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以及分布情况综合确定。

七、校外教学工作考核与工效分配

1、专业导师通过企业调研、学生座谈、辅导答疑、现场主题授课等形式开展校外现场教学情况是系部和专业导师顶岗实习工作考核的主要项目,珠三角地区学生校外现场教学覆盖率是确定系部和专业导师考核排名重要依据。

2、顶岗实习校外教学工作由校企合作中心负责制订系部月度考核标准,并负责组织考核,考核系数与系部校外教学工效挂钩。

3、校外教学工效分配实行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奖罚结合的原则,具体的工效标准、考核分配办法以及奖罚措施见《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学生生产性顶岗实习校外教学工效分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