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见 网 络 诈 骗 警 示

  • 2015.11.10
  • 通知公告

近几年来,随着网上购物、网上转账、网上招聘等网上商业活动日渐兴起,高校大学生日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力军,而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在网络陷饼诱惑下屡屡被骗钱财。我院九月、十月两个月共接到学生被网络诈骗案件9起,合计财产损失3万余元,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处特别提醒不要随意轻信网络信息,一定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一、网上诈骗形式

1.网上高薪招聘,网络招工、兼职诈骗。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网上投递求职简历。而一些网络骗子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对求职心切、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诈骗。他们多半冒充某国际或国内著名企业,自称是某助理或某主管,给大学生们打电话时,先进行一番摸底,要求电话面试,然后以各种理由,让应聘者交纳手续费、押金等等;或是套取求职者信息,向其亲属实施诈骗。在一些网上招聘广告中,所谓“收入可观、轻松、兼职、可支配时间、可带回家”等大多是诱饵,引人上钩。以快递费、培训费、押金、服装费、中介费、考试费等名义收钱的,大多都是骗子。对此,特别提醒:凡是在网上索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的,基本上都是骗子。

2.网上购物诈骗,这类诈骗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如二手车、手机、飞机票、火车票等),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二是事主在淘宝等购物网站购物、充值时,在支付货款时,嫌疑人冒充网站客服人员或卖家,与事主联系谎称交易出现问题、订单取消、网店升级等,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验证码,并会反复多次指挥事主输入金额及验证码,以骗得钱财。

3.银行卡积分兑换现金形式,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利用一些人有贪念的想法,骗取网民的身份信息,虚报银行卡积分可兑换现金,套取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从而盗取银行存款,这类银行卡积分兑换现金的信息千万不能相信,最好的方法是不理睬或本人亲自拿银行卡到银行柜台直接咨询,以免陷入骗局。

4.虚构网上中奖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等受害人发布虚假中奖提示信息,谎称其中了大奖,并提供一个和该网站非常相似的网址链接,要求其上网确认。随后,他们会以奖品邮寄费、奖金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对此,特别提醒,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睬,以免陷入骗局。

二、防范措施

1.网络诈骗手法虽然层出不穷,看似新奇,但本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不是利用钓鱼网址盗取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就是要求受害者先打钱过去,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不管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个骗字,只要同学们不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只要同学们没有贪念,多加强预防心理,说到钱财问题时多一些警惕性,多一点心眼就可以避免财产损失。

2.网络诈骗不管犯罪分子编造各种理由,设置种种陷进,最后都会殊途同归,诱骗受害人进行银行卡(信用卡)转账。一旦受骗时,不管什么理由,当要你提供银行卡号、密码或在ATM机上转账操作时,或者声称为你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应当猛然醒悟,一概不要相信,停止操作,捂紧钱袋,这是防范诈骗的最后底线。

3.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应随便把个人资料发布到网上,或轻易给与他人,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工作单位等信息,以免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

 

 

 

                                             学院保卫处

                                           20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