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携手高要区台商会共绘智能转型蓝图赋能大湾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5月23日,广工商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师团队在风华现场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张有谊、科研处副处长梁东慧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林的带领下,赴肇庆市高要区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台商会”)开展交流培训。
高要区台港澳事务局局长胡谦强,元良集团总经理、高要区台商会会长张仕芳,30余家成员企业代表、肇庆市计算机学会等政企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转型的实践路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师赵竞德、宋兴辉分别以《智能转型驱动能效革命》和《大模型时代下中小企业发展》为核心议题作分享交流。
交流会场
交流会上,张仕芳阐述了此次培训的主题、目的,台商会成员企业类型及相关技术需求。
针对台商会在肇庆投资的产业类型,赵竞德重点分享了智能物联网(AIoT)与数字孪生技术在能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系统智能改造案例,他详细解读了从设备数据采集、能耗建模分析到动态优化调控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证实智能化改造可使企业能耗大大降低,是推动绿色制造的关键抓手。
宋兴辉以《生成式AI重构商业逻辑》为切入点,系统解析了大模型技术在市场趋势预测、客户需求挖掘、供应链优化等场景的应用路径。通过医疗行业智能化系统、制造业需求动态监管平台等案例,他展示了AI技术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战略决策转型,为台商会成员企业解决传统行业创新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分享现场
肇庆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永志详细介绍了该学会的服务、权益、义务等内容,呼吁有实力、守信誉、创新发展的企业积极加入,共同推进“数字肇庆”建设。
在现场交流环节,企业方提出生产线系统状况、生产数据数量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教师团队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商议实地调研,同时讲解了数据价值的辩证认知。
此次交流培训不仅搭建了高校智力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平台,更开创了“政校企协”四方联动的协同创新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也标志着我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学院将从共建技术转化平台、完善人才共育机制和拓展服务辐射范围三个维度深化合作,通过技术开源、方案共享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门槛,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
(供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