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试点改革走向共识与行动

  • 2020.11.02
  • 校园动态

副校长 方泽强

当前我校正在推进试点改革。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实现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实施方案四年行动计划》(简称《四年行动计划》)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需要充实的保障支撑。它既需要学校董事会强有力的支持,又需要行政领导团队的有效分工与协同合作;既需要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主动细化试点任务并有效组织实施,又需要广大教职员工辛勤工作甚至额外付出;既需要广大学生的参与支持,又需要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扶助。试点改革绝不能是单打独斗、孤军突进,亦非部分人竭力作为而部分人作壁上观无动于衷,甚至指指点点,更非仅仅依靠董事会和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就足矣。一言以蔽之,试点改革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用心经营、实干兴校。

为了实现试点改革过程中全校上下一心、取得成效,广大师生员工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形成理性认识和“集体认同”。

一是共识与包容的问题。目前《改革方案》《四年行动计划》及配套的《绩效奖励试行方案》已出台,学校试点改革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了使政策更接地气,相关政策文本出台前多次征求了行政领导团队、中层管理干部以及部分教授、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汇集了多方智慧。有了“民主”后还进行了“集中”,最终出台政策文本。事实上,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在理论上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既受到人们认识事物或事情的“有限理性”的制约,也要考虑政策实施的主客观条件,还要综合平衡校内校外各种利害和关系。为此,广大教职员工对学校最终定稿印发的试点改革方案要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批评和苛责。

二是主动与被动的问题。学校试点改革的蓝图、分工和进度表已经确定并印发,接下来就是看行动和实操。相关的部门、学院和干部要围绕《改革方案》《四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谋划,充分发挥团队和个人的聪明才智,主动作为,而不应被动的“等靠要”。“等靠要”是庸俗的工作和行为方式,不应成为大学的风气;“等靠要”也不可能保障任何事业取得成功,因为事业是主动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产生的。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关于如何工作的观点深具启发性。他曾说:处级干部的职责贵在工作创新,科级干部的职责重在执行工作。也正是基于此认识的实践,黄校长主政时期的中山大学迎来了被外界称为“黄金十年”的发展阶段。黄校长的观点及其实践启示我们:试点改革工作中,要主动作为和创新,而不能被动等待。从另一个角度看,“学院办大学”的新理念要求学院主动作为。当前我校上下要从“大学办学院”的理念转向“学院办大学”的新理念。这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征,也是“放管服”背景下大学治理重心下移的必然要求。我校在这一点上要做到位甚至成熟,的确相当艰难,但仍要努力迈出第一步,向该目标进发。就此而言,相关学院要勇挑试点改革重任,主动作为,主动担当。

三是说辞与务实的问题。个人认为,当前高等教育处于最不缺理论和说辞的时代,而是处于亟需务实行动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治国如此,治校如此,试点改革也是如此。在试点改革的过程中,多说少干、只说不干、不说也不干不应成为一种风气,更不应是一种常态。浮夸的说辞、金玉其外的表演式行动只会给大学带来虚胖,而不会造就身体健硕的大学;少说多干、只干不说、干了再说或干了不说才是我们提倡的风气。办教育在本质上就应是办寂寞的、平静的、实在的事业。因此,试点改革要把成绩实打实地立在行动和实践中。民办高校尤其要重视实绩实效,少一些不必要的宣传或缺乏实质的喧闹,更要竭力杜绝一切“假大空”的“忽悠”。

四是职责与奉献的问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每一个组织人和社会人的本份。2020年新冠肺炎的公共卫生危机,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我国医护人员、人民警察、政府管理人员、社区工作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信念和职责,体会到他们为人民、为国家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乃至生命和健康的精神。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推进学校试点改革工作中也要守职责、讲奉献,这既是每一位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使然,也是作为“工商人”的义务。特别是我们身上背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守职责、讲奉献的要求可能更要高。试点改革中,我们要努力让“我不懂怎么干”“我无能为力”的说法在校园内绝迹,要让“我想这么干”“我学习如何干好”的表态成为校园劲扬的风气。

试点改革的成功,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成就的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服务的是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和国家的进步。你我均是利益相关者。由此,试点改革需要我们携手并肩,用心经营。